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准备、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养护及质量检验等关键环节。以下是具体流程及要点:
一、施工准备
现场勘查:检测路基承载力、含水量及平整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准备:严格检验沥青、集料等原材料,确保质量达标。
设备调试: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需提前调试并预热(如熨平板温度≥100℃)。
二、沥青混合料拌和
温度控制:集料加热至180-195℃,沥青加热至155-165℃。
拌合顺序:先干拌集料与添加剂,再加入沥青湿拌,最后加矿粉,总时间约270秒。
质量要求:混合料需均匀无离析,出厂温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运输。
三、运输与摊铺
运输:采用自卸车覆盖保温,运至现场温度需≥160℃。
摊铺:
摊铺温度≥160℃,速度控制在2-3m/min,避免停机或冷缝。
采用自动找平装置控制厚度和平整度,下面层需拉钢丝引导。
四、碾压与接缝处理
碾压:
初压:紧跟摊铺后,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
复压: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至表面无轮迹。
终压:消除轮迹,确保密实度达标。
接缝:纵向搭接10-15cm,横向接缝需切割垂直并涂粘层油。
五、养护与开放交通
养护:自然冷却至50℃以下,避免车辆急刹或调头。
开放时间:待温度降至环境温度且无粘轮现象后开放交通,通常需24-48小时。
六、质量检验
关键指标:压实度、平整度、厚度及抗滑性能需符合规范。
验收标准:表观密度误差±10%,平整度≤15mm/20m。
注意事项:
雨天或气温低于10℃时禁止施工。
透层油用量1.0-1.2kg/m²,粘层油用量0.5-0.7kg/m²(SBS改性乳化沥青)。
旧路面改造需先处理裂缝并喷洒粘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