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校园文化建设三大专业机构校园景观雕塑多功能教室学学校VI

联系资料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四川省 成都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028-*******
传真号码:
028-*******
联 系 人:
廖老师
移动电话:
1330*******
电子邮箱:
***anwenhua@163.com***

架起川港学子交流桥梁 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发布于:2014年02月28日 来源:www.szfuhai.com
[摘要]2月10日至14日,由15位金融学院研究生组成的“西南财经大学赴港团”踏上香江之滨,接触到了香港的本地人群,还了解了香港金融市场的运作。这是“四川大学生香港行”活动的又一次交流之旅。

2月10日至14日,由15位金融学院研究生组成的“西南财经大学赴港团”踏上香江之滨,接触到了香港的本地人群,还了解了香港金融市场的运作。这是“四川大学生香港行”活动的又一次交流之旅。据悉,“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川港两地利用灾后重建契机,确立了教育行政部门高层协调机制和川港友好学校交流机制,并开展了大量的师生访问和校际交流活动。去年5月,由四川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四川之友协会(香港)主办,四川长江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四川大学生香港行”活动拉开帷幕。截至2014年2月,全省共选送了16所高校39批、585名学生到香港短期学习考察,收获颇多的同学们感叹,这是一次学习、思考、互动、进步的过程。

四川学子赴港从香港精神中获得正能量

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有名的星光大道、具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浅水湾、香港最早的码头赤柱……短短5天中,有太多精彩的行程,然而给“西南财经大学赴港团”的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到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参观,到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参加香港金融市场研讨会,在四川之友协会与香港瑞信集团投资银行、巴克莱银行(亚洲区)、以及新世界策略投资公司的代表围绕有关金融、就业方面的话题进行座谈等难忘经历。5天行程虽紧,但却让学生们感受到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的香港精神:“香港人很有秩序,无论做什么都要排队,排队上车、排队买票、排队吃饭,这是体现港人素质高的一个方面”;“香港是个高效率的城市,从路人行走的脚步就能看出香港的快节奏,这是一个充满压力和竞争的城市,但不缺乏乐观,人们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和梦想而奋斗”……

从香港精神中获取正能量的不仅仅是这15名学生,“四川大学生香港行”活动开展以来,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省内高校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参加。同学们在感叹香港文明发达的同时,也有了新的领悟——西南交大峨眉校区人文社科系的2011级研究生张碧含惊讶于香港城市管理的规范有序。她发现香港在分散拥堵的人流上充分利用了地上、地面和空中等多种通道和建筑,“他们集约化管理城市的经验值得内地借鉴。”王娜,长江学院2011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通江县的她,对长期在“长三角”打工的父母感觉十分陌生。在香港,看到高楼林立的建筑群,望着忙碌的建筑工人,她却想到自己的父亲,对父亲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我的父亲和这些工人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希望将真情与感悟传达给身边的每一位人。”

香港学生来川热情的四川让他们深深留恋

作为川港大学生交流的桥梁,四川长江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开展着“四川大学生香港行”项目,另一方面也推动着香港“港川青年学生配对交流计划”。该计划被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列为“2013至2014年度青年内地考察团资助计划”,将安排105名香港学生访川和来川实习,目前已经实施25人。通过亲临巴蜀山水,领略千年古都的现代风韵;听讲三国故事传奇,与在川高校学生交流联谊,以及到企业实习等,香港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内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体验了巴蜀民俗、民风、民情。VTC实习团宣传委员梁诗敏同学来自香港摩理臣山专业教育学院,她在“访川纪事”中写到:“这次赴川之行,完全改变了我之前对内地的看法,他们都很热情,相比香港公式化的服务,我更爱四川人像哥们儿一样的豪气。”“回到香港已经半个多月了,但还依然想念着四川成都,想着成都的空气、成都的朋友、成都的气息,就如成都人说的那样,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实习团纪律委员洪泽良同学感慨地说。

如今,“四川大学生香港行”的受益面越来越广,从“港川青年学生配对交流计划”到下一步“香港青年内地实习计划”的实施和“川港青年交流中心”的建立,两地学子交流将向着更深的层次拓展。

      学子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增添了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