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校园文化建设三大专业机构校园景观雕塑多功能教室学学校VI

联系资料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四川省 成都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028-*******
传真号码:
028-*******
联 系 人:
廖老师
移动电话:
1330*******
电子邮箱:
***anwenhua@163.com***

成都龙泉驿七中学校:四大举措打造省特色初中

发布于:2014年02月16日 来源:www.szfuhai.com
[摘要]主题班会设计,犹如航行中的一盏明灯,为师生指明了方向;犹如春日里的涓涓细雨,滋润着师生的心田。初一年级,自然衔接,着力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突显养成教育,学年主题为“习惯养成”,包含“适应环境”、“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告别童年”等十个班会主题;初二年级,自主成长,着力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突显青春教育。学年主题为“青春成长”,初三年级,自我超越,着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突显理想教育。

                                      成都龙泉驿七中学校:四大举措打造省特色初中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七中学校始建于1944年,是一所具有较长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名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87名,学生2400人。在该校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立足于自身特色,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紧跟社会、时代发展步伐,从而奠定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学校领导班子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带领全校教职工克服困难、努力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校本培训研修基地、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全国普法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从2004年起连续六年获区教育局教育教学考核一等奖,在区域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教师要做适应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教师,学校要提供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书香校园的教育,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发展。近年来,学校提出用五年时间把学校打造成为四川省特色初中学校。

  文化特色化 努力营造  漫步龙泉驿区七中,你就会被浓郁的特色校园文化所深深感染。一进校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极具艺术感的浮雕文化墙,上面雕刻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等,他们的宝贵精神时刻激励着学校学子刻苦学习,努力奋进。校门正前方是一块巨大的校训石,上面镌刻着“厚德、博学、尚美、笃行”八个红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校训石的周围花团锦簇,银杏环抱,郁郁葱葱。此时,教学楼上的电子显示屏正滚动播出“办特色教育,创一流名校”的办学精神、“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育人目标以及“以人为本,特色教育”的办学理念。校园四周的围墙上展示着学子的个性特长和教师的风采。现代化的塑胶操场上,学生个个生龙活虎、激情四射。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我们的视线被环境优美的“读书亭”所吸引,灵动的水池、欢快的锦鲤、扑鼻的花香,在这里小憩或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惬意,更是一种释然。“读书长廊”蜿蜒曲折,绿藤缠绕,古色古香。学生在这里品味着书香,收获着快乐。

  学校用“心”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走廊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食堂文化建设等,每一幅画,每一句话都凝聚了全校师生的心血。浓郁的校园文化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办学追求和办学品位。

  “我们要让学校的每一个墙面会‘说话’,让学校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景都育人,这就是我校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效。”学校校长罗登远信心满满。

  课堂高效化 合力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而取得质量的关键在课堂。只有以课堂为抓手,才能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牢牢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发挥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倾力打造高效课堂。

  走进学校的课堂,你会惊讶地发现:学生由传统的“秧田式”坐法,变成了现在的“围座式”,四个人一个小组,大家围坐在一起。全班分为10几个小组。教室里的黑板由一面增加到了四面,四面都有黑板。老师手里的“教案”变成了由学校老师自己编写的“学案”。“教案”着眼于如何“教”,侧重于使学生“学会”;而“学案”着眼于“学”,侧重于使学生“会学”。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学生由以前相对独立、封闭的学习变为合作、互助的学习,做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优秀品质。课堂上老师从讲授者到如今的“讲解员”、“指导员”、“督查员”、“评价员”,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精讲,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学校针对自主合作课堂,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及时对课堂效率、课堂质量、学习任务进行有效地跟踪、督查和测评。坚持学生学习任务“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每天针对学习小组进行评分,每周一个小节,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充分抓好小组建设。学校坚持多元评价体系,不仅仅以分数来作为唯一的尺度,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态度,比如小组的组织纪律性、进步情况等等,进行多元科学的评价。

  经过几年的有效探索和实践,学校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提高。

  德育课程化 深入开展主题班会

  德育处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德育工作?近年来,该校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实施主题班会系列化教育方案,实行三年一贯制的系列活动。

  “我们针对当前一些主题班会随意性强、实效性差、娱乐化倾向突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主题班会序列的德育工作新目标。依据初中三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各年级面临的主要问题,确立了每学年的教育重点和每个学月的教育主题,将学生做人教育落实在过程中,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罗登远校长说。

  《初中学生成长30阶梯》主题班会设计,犹如航行中的一盏明灯,为师生指明了方向;犹如春日里的涓涓细雨,滋润着师生的心田。初一年级,自然衔接,着力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突显养成教育,学年主题为“习惯养成”,包含“适应环境”、“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告别童年”等十个班会主题;初二年级,自主成长,着力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突显青春教育。学年主题为“青春成长”,涉及“人际交往”、“责任意识”、“抗拒诱惑”、“自尊自信”等十大班会主题;初三年级,自我超越,着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突显理想教育,学年主题为“理想奋斗”,包括“目标奋斗”、“意志品质”、“应考规划”、“奋力冲刺”、“母校情深”等十个班会主题。三年共30个主题班会,做到期期有主题,月月有主题。学校所选主题不仅“新颖”,更能反映学生心灵深处的需求和热点,力求“以小见大”,选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典型材料。每次班会主题课通过案例解读、自我反思、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等诸多环节,让学生耳濡目染,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让主题班会课成为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途径。

  “主题班会课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并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使班级成为提升个体和整体生命质量的精神家园!”罗登远校长如是说道。

  发展个性化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唯其不同,方显丰富;唯其多姿,方显个性。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该校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学校着力搭建好“第二课堂”的舞台,让小小课堂,变成大千世界,让学生的生命演绎得更加精彩……

  据学校林静副校长介绍,学校目前开展的第二课堂主要包括学科兴趣小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三大板块。

  学科兴趣小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去年九月,学校结合打造四川省特色初中四条主线中的二课堂这一主线,就学科兴趣社团在学校各种会议、各种场合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支持。目前学校共有学科兴趣小组28个。做到了定时间(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定地点、定人数,定内容。有的项目由于场地限制,搬到教室坚持开展第二课堂,班主任为第一负责人,学科教师参与,内容有价值观的引领、热点时事、学科兴趣拓展、演讲、棋类、辩论等,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学校针对第二课堂及时反馈和严格考核。每次开展活动都有考勤记录,活动方案,中段作小结,期末作总结,学年有成果展示,学校评出等级奖等。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第二课堂高质量、高水平的开展。

  如今,丰富多彩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跟着兴趣走,快乐地学习、快乐的成长。在开展学科兴趣小组辅导方面,龙泉驿区七中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

  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是课堂的延伸,更是知识的升华。学校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份快乐,插上想象与创新的翅膀,增强实践与融入社会的能力,学校从2005年历史组组织学生参观广汉“三星堆”开始,便拉开了学校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到现在已有将近七年的时间。学科社会社会实践已成为学校的一个常态。

  初一年级历史学科参观金沙遗址,生物学科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观杜甫草堂,生物学科参观熊猫繁殖基地。初三年级化学学科参观污水处理厂。每次实践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有反馈,有小结,有成果展示。

  在活动中,同学们亲近自然,愉悦了身心,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体能,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学习与实践、生活紧密结合,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和收获!

  学生社团活动

  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的学生会、团委、广播站、电视台、心理活动中心和文明监督岗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校园艺术节,同学们登台献艺,他们能歌善舞,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风采。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既为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学生特长培养提供了保障,大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去年林静副校长到新加坡之旅后,更坚定了学校的信念,坚持把第二课堂开展下去,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发掘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各尽其长。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已不是口号,现已初见成效。学校已真正开始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杨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