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校园文化建设三大专业机构校园景观雕塑多功能教室学学校VI

联系资料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四川省 成都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028-*******
传真号码:
028-*******
联 系 人:
廖老师
移动电话:
1330*******
电子邮箱:
***anwenhua@163.com***

最新信息

查看更多>

赏析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其建设前景

发布于:2015年01月09日 来源:www.szfuhai.com
[摘要]校园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包含观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在内的一种社区性群体文化,具有文化认知、价值导向、生活娱乐、精神激励、能力培养、力量整合等功能。正确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对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诸多方面的总体反映,集中体现为校内人员的精神风貌和价值选择,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文化品位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探析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和功能,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内涵解读: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

    文化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分为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三个层面;狭义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从逻辑上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相当于广义文化的精神层面。校园文化是相对于社会文化而言的,是从其产生、存在、发展和作用的空间来界定的一种社区性文化。关于校园文化,目前有“亚文化说”、“综合文化说”、“文化氛围说”、“精神环境说”等等。[1]

    “亚文化说”认为,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从属于社会主体文化的群体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综合文化说”是从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出发对校园文化给出的一种广义上的界定;“文化氛围说”从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研风等文化传统和整体风气方面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精神环境说”则强调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师生的精神面貌等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以上关于校园文化属性的四种观点,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界定和归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的不同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狭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生组织或参与的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各种课外活动,这里应该包括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活动;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两个文明的总和,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而且包括物质文化;第三种是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指蕴涵学校的思想、意识、观念、情感、传统习惯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体。

    从本质属性来看,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所依附的场所是大学校园,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产生与存在的载体是学校的办学实践、校园环境和师生的实践活动。因此,校园文化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校园环境和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观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相统一的一种社区性群体文化。

    解读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本校的思想价值观念,蕴涵着学校传统、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人员素质、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丰富的内涵。思想指导行动,价值观念决定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校园价值观念体系,形成知荣辱、求进取、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结构分析:兼顾三个层面,突出深层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文化的普遍特征,同时,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现象,又具有区别于其它文化现象的个性特征。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精神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互相依存又相对独立,在整个校园文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校园文化的内容构成及其地位和相互关系就是校园文化的结构。搞清楚校园文化的内容和结构对于正确认识校园文化的功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就文化的空间层来看,文化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三个层次。”[2]校园物质文化和环境文化,如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文化设施等物化形态的文化属于表层文化,又称硬文化或外显文化,它的建造和改变是可以根据需要而人为控制的,可以短期内形成,也可瞬息间改变;校园观念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面貌、价值取向、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非物化形态的文化属于深层文化,又称软文化或内隐文化,它的形成和改变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共同的实践涵育。校园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如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行为方式等属于中层文化,是介于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层次。不论哪一种形态或哪一个层次的校园文化,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塑造着学生的内在品格,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其独特的育人作用。

    在校园文化的三个层次中,深层文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它规定和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其它两个层次。而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是深层次文化的保障和体现,对深层文化的形成和发挥作用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深层文化建设最为重要。

三、功能探索:着眼育人,强化校园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在教育人、塑造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校园文化功能是校园文化价值的直接体现,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功能,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和着力点。“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内含着教育意图的校园环境。”[3]校园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认知功能

    文化认知功能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校园文化是对社会文化的浓缩、提炼和升华,渗透着历史传统文化、现代社会文明和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并以物化或非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勤劳勇敢善良的美德,认清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又是学校主体价值和道德观念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精神文化的激励作用、观念文化的引导作用、物质文化的培育作用、制度文化的规范作用、行为文化的示范作用、环境文化的陶冶作用,都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增长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质、丰富社会阅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二)价值导向功能

    价值导向功能是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根本所在。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下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人类生活状况的反映,同时,文化本身也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一种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和价值选择。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体现师生的精神面貌、政治立场、是非观念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各种要素及其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校园氛围,深刻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品德、奋斗目标、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三)生活娱乐功能

    校园文化的生活娱乐功能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不仅能直接给师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而且能够为彼此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这种工作学习之外的轻松的交流方式,更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从而带来更多的快乐体验。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增添了德育工作的艺术性,能使师生在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四)精神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的精神激励功能是指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令人振奋、催人进取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作用是指校园文化在发挥其文化认知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和生活娱乐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激励和鼓舞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面貌。同时,美丽的校园建筑、优雅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秩序、和谐的校园氛围,有利于人们保持良好的心境,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五)能力培养功能

    文化的主体是生活于这种文化环境中并对其发挥作用的人,文化的载体是这种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因此,作为校园文化主体,师生不是被动地存在于校园文化之中,单纯的接受校园文化的影响,而是主动地参与校园文化,积极地维护和创建校园文化。并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过程巩固理论知识,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

   (六)力量整合功能

    校园文化的以上五种功能主要是针对师生个体而言的,对于学校这一师生的集合体而言,校园文化又具有很强的力量整合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提高个体的素质和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师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心理特征、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从而达到凝聚和整合内部力量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校园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相对缓慢的,不明显的,但效果却往往是持久的、永恒的。因此,在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长远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